DB54∕T 0405-2024 农田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规范(西藏自治区)

ID

2615575BEFE64E53992F832E47E3D987

文件大小(MB)

0.14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01,CCS B 05 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54/T 0405—2024,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规范,2024-09-15 发布2024-10-15 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4/T 0405—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鼠害监测方法1,5 预测预报.3,6 防治技术.3,附录A(资料性) 表A.1 鼠种种类特征表..5,表A.2 捕获率及鼠种组成调查表..5,表A.3 发生程度.5,附录B(资料性) 鼠害发生程度与鼠密度指标对照表.6,DB54/T 0405—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责任,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拉萨市农技推广总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普琼、旺杰次仁、尼玛次仁、隆英、王建、赵富晓、白玛德西、吴国金、强巴,卓嘎、次仁央宗、德庆卓嘎、索朗央吉、旦增央措、强巴曲珍,DB54/T 0405—2024,1,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区鼠害监测方法及防治技术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主要农区(包括农田与农舍)鼠害监测预警与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481 农区鼠害监测技术规范,NY/T 1856 农区鼠害控制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夹夜(日)法,用相同型号的若干数量鼠夹,在一定监测范围内放置一夜(或者一昼夜)捕鼠数量,用于鼠类相对,数量调查的方法,3.2,毒饵法,鼠类能够自由进入取食而其它动物不能进入或取食的,能盛放毒饵的一种装置或者环境,3.3,有效洞法,针对洞居习性强的害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鼠害发生环境,取3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333.5m2,用,小块土将每个样方内的所有鼠洞轻轻堵住,一昼夜后观察堵塞物被推开的洞口为有效鼠洞;有效洞作为,毒饵站进行防治,3.4,TBS 技术,围栏+陷阱捕鼠器灭鼠技术,是利用鼠类行为习性捕杀害鼠的装置,用于鼠害监测与物理防控,DB54/T 0405—2024,2,4 鼠害监测方法,4.1 监测区要求,主要农区(包含农田和农舍),4.2 监测生境,选择具有本区域代表性的农区农田、农舍两种生境类型进行调查。农田监测点范围连片面积10hm2~,15hm2,农舍30户~50户,4.3 调查对象,目前分布西藏自治区境内四个鼠种,即黄胸鼠、小家鼠、藏仓鼠和白尾松田鼠,4.4 调查时间,农田:春秋两季灭鼠前,即春播前的4月份,秋收后的10月份,农舍:全年都可以进行,调查时间跨度1个月~3个月,4.5 监测方法,用夹夜(日)法进行监测。用规格为15 cm×8 cm或者12 cm×6.5 cm的鼠夹进行布夹,布夹时根据,当地鼠种组成,合理掌握鼠夹型号选择和数量。鼠夹上的饵料在农田用小麦,农舍用小麦或生牛羊肉,每次调查连续3天布夹,并且根据害鼠取食情况及时进行补充饵料。具体布夹方法如下:,农田:农田放夹重点位置为田埂、地埂、土坎、渠道、沟边、地角等鼠害活动较为频繁的位置;每,个样方布夹100夹~150夹,夹距按5m×20m(或10m×15m),根据地形灵活调整,农舍:同一监测村庄,农舍放夹尽量涵盖房屋面积、储粮数量和经济情况不同的各种农户类型,布,夹重点位置在粮仓、厨房、房前屋后杂物堆等场所;每次调查布夹60夹~100夹,农舍每户布夹2个,每,次调查30户~50户,4.6 监测内容,4.6.1 鼠种种类特征,在一定监测调查区域内,对各生境类型捕获的鼠类标本进行编号,鉴定鼠种及性别,测量体重、体,长等外部形态特征指标,记录数据,格式为附录A.1,4.6.2 鼠密度,监测调查鼠密度用捕获率表示,捕获率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记录连续3 夜的捕获率,数据记录在附,录A.2,捕获率=捕获害鼠的鼠夹数量/放置鼠夹数×100%,4.6.3 鼠种组成和优势鼠种确定,将不同生境类型捕获的各鼠种组成情况,通过公式下列计算,记录数据,格式为附录A.2,某鼠种比例=某鼠种捕获数/总捕获鼠数×100%,对不同鼠种组成比例进行排序,当地捕获总数中所占比例大于10%以上的鼠种,作为优势鼠种,DB54/T 0405—2024,3,4.6.4 发生程度,一定范围内害鼠发生程度的评定,用鼠密度对照数表示。参照行业标准NY/T 1481,分为一级(轻,发生),二级(中等偏轻),三级(中等发生),四级(中等偏重),五级(大发生)。根据鼠密度指,标(附录B.1),监测鼠害发生程度,结果填入附录A.3,5 预测预报,5.1 鼠害发生程度监测,按照4.6.2计算鼠密度,根据鼠密度指标(附录B.1),对害鼠发生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填入附录,A.3,5.2 鼠害防治适期预测,重点预测当地优势鼠种始发时间和大量出现时期,来确定防治适期。根据监测结果中的鼠密度、鼠,种组成、发生程度,结合气象条件来预测害鼠防治适期,6 防治技术,6.1 农业防治,当鼠密度小于3%,优先采取农业防治。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和调整耕作制度,破坏害鼠生存繁殖环境,休耕期对鼠害发生农田进行大水漫灌,深翻等方式灭杀害鼠。农舍进行整治环……

……